教学目标:
- 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,培养自读文言文的能力。
- 理解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,整体把握文章内容。
- 加强朗读训练,提高诵读能力。
-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,激发学生追求更高更远的理想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
生活充满坎坷与磨难,但每个人心中都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。东晋诗人陶渊明,在《桃花源记》中,描绘了一个他心中的理想社会,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。
二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
- 作者简介
陶渊明,名潜,字元亮。东晋著名诗人、文学家,世号靖节先生,别号五柳先生。他生于东晋末期,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。他的诗自然质朴,意味隽永,是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。代表作有《归去来兮辞》《归园田居》《桃花源记》《五柳先生传》。
- 写作背景
本文写于我国东晋末年,当时社会动荡不安,政权交替频繁,战争频繁。陶渊明对官场丑恶不满,加之与农民接近,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的愿望,故写了这篇《桃花源记》。
三、初读课文、整体感知
- 字词障碍清除
如:豁然、俨然、黄发垂髫、要还家、邑人、间隔、此中人语云、诣、阡陌等。
- 朗读指导
A. 注意句子的停顿和语调,如“忘/路之远近”,“自云/先世/避秦时乱”等。 B. 对偶句、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,如“忽逢/桃花林,夹岸/数百步,中无/杂树,芳草/鲜美,落英/缤纷。” C. 句子的轻重缓急和感情表达,如“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”
- 学生自由朗读
鼓励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,大胆朗读,力求提高。
四、理解、积累文言字词,通译全文
- 文言字词理解
老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、多义词、古今异义词、通假字、词性活用词等。
- 翻译技巧
A. 联系上下文大胆推断文言字词的意思。 B. 国名、地名、人名、官名、书名、帝号、年号、器物名称、度量衡等专有名词直接抄录。 C. 注意文言句式如宾语前置、状语后置、定语后置、判断句、反问句等的调整。 D. 注意文言句子中省略成分的补充。
- 全文翻译
学生结合翻译再读课文,加深理解。
五、请学生结合翻译,再读课文,加深理解
通过朗读和翻译,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。
板书设计
- 桃花源的发现与进入。
- 桃花源的环境与居民生活。
- 桃花源的离开与寻访。
作业设计
完成《课堂内外》第一课时习题。
通过这个教学设计,我们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《桃花源记》的内容,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,同时感受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脉展软件技术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《桃花源记》教学设计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