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:
老年广场舞爱好者,需警惕被不法分子盯上!近日,一则关于通过“广场舞”应用软件向老年人非法集资的案件引发了广泛关注。
案件资料显示,2014年至2015年间,被告人刘某平等人成立北京红舞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,以开发老年人网络社交平台“红舞联盟”手机应用软件为由,承诺8%-14%年化收益率并保本付息,向不特定社会公众特别是爱好广场舞的老年人公开宣传,非法吸收公众存款。
为吸引老年人投资,刘某平等人推出聊天交友、舞蹈教学、舞场定位、活动报名、积分换购、推荐抽奖等对老年广场舞爱好者具有吸引力的功能,并在线下通过发放统一服装、组织广场舞比赛等方式进行宣传,吸纳原有社区广场舞队加入“红舞联盟”,将部分广场舞组织者、教学者发展为业务员吸收资金。
至2019年7月,被告人刘某平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8.7亿余元,给集资参与人造成本金损失3.3亿余元。最终,包括刘某平在内的32名被告人因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”获刑。
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在履职过程中,全面筛查了涉老年用户互联网应用软件领域风险,锁定“养老”“广场舞”“养生”等17个关键词,筛查出存在养老诈骗风险的“涉老App”26个,将相关行政公益诉讼线索移送有关部门并获立案,将相关涉嫌违法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、行政机关依法处理。
最高检提醒,老年人要牢记,任何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,以高额回报为幌子吸收资金的行为,都是非法金融活动。同时,检察机关在办理此类新型非法集资案件时,应当能动履职,延伸开展治理工作,从个案中研判类案风险,通过公益诉讼、线索移转等方式,积极协同有关监管部门开展相关行业领域溯源治理,实现“惩治一案、治理一片”的效果。
此外,最高检强调,对于手段翻新的养老诈骗案件,还可以通过视频短片等形式进行以案释法,及时向社会公众揭示新型犯罪手段,开展警示教育,提高防范意识。
在此,我们呼吁广大市民特别是老年朋友们,警惕广场舞APP背后的非法集资陷阱,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,切勿被高额回报所迷惑。同时,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,打击此类犯罪行为,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