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名的八达岭长城

著名的八达岭长城

薛佳涛 2024-11-11 百科资讯 819 次浏览 0个评论

著名的八达岭长城

站在八达岭上,视野开阔,长城仿佛巨龙般蜿蜒于山脊之上,龙腾虎跃,气象万千,景色壮观至极。

著名的八达岭长城

俯瞰之下,两个门洞与穿梭其中的游人相映成趣,还有U字形的城墙,宛如一段绸带,蜿蜒环绕。这U字形的城墙便是瓮城,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,一般都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。八达岭的瓮城也不例外,依山就势,东低西高,东窄西宽,仅有5000平方米。

著名的八达岭长城

瓮城内无水井,水源稀缺,因此平时驻兵不多,守城部队多驻在西北三里的岔道城。城墙内外两面都有垛口墙,可四面拒敌。若敌人攻破关门涌入城内,将受到四面守城将士们的围歼,犹如落入瓮中。

瓮城中原有“察院公馆”,供皇帝路过驻阵或官员停留住宿。两门间相距63.9米,西门楣上题额“北门锁钥”,东门楣题额为“居庸外镇”。东门修建于明嘉靖十八年,在“居庸外镇”关城的城台上,有一块明朝万历年间刻制的石碑。城门洞上,安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,门内装有木顶柱和锁门。平常时候,大门敞开,行人商旅自由出入;及至战时,城门紧闭,严实坚固。一旦发出反击号令,城门洞又是千军万马发起冲锋的出口。

从碑文可见,长城的修建历经80多年才完成。碑中还详细记录了修筑长城的时间、长度、主持官和管工头、烧头、窑匠头、泥瓦匠头等,明确责任。从城上鸟瞰,城下的车辆川流不息,八达岭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关口,也是交通要道,“路从此分,四通八达”。

往右下方看,在登城口的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。大炮身长2.85米,口径105毫米,最大的射程可达500多米。因中炮身上铸有“敕赐神威大将”而得名“神威大将军”。

从关城城台到南峰的最高处南4楼,城墙长685.8米,高度上升142.4米。特别是南3楼至南4楼之间,山脊狭窄,山势陡峭,长城逶迤400多米。城顶最险处,坡度约为70度,几乎是直上直下。南1楼和南2楼,都未修复二层,从南3楼遗存的柱础看,原来也有铺房。南峰长城以南4楼地势最高,海拔803.6米。登上4楼眺望,长城自西南向东北蜿蜒于山脊之上,宛如苍龙,宏伟壮观。

从南4楼到南7楼,高度逐渐下降。南5楼与南6楼之间,在长城的内侧距城墙30米的山脊上,耸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,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“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亭”。南6楼是一座铺房,可能是当年“千总”的指挥所。

说到长城,有人就会想到《孟姜女哭长城》的传说。传说秦朝时有一户孟姓的人家种了一棵瓜,瓜熟打开后,里面竟然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。孟姜女成年后跟公子范喜良喜结连理。谁知就在新郎新娘即将入洞房之际,突然一群官兵闯了进来,硬是把新郎给抓去修长城去了。孟姜女日夜思念着夫君,打点好行装,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修长城的地方。谁料范喜良这时已经不在人世,尸体也被填了城脚。孟姜女坐于长城根底,哭了整整三天三夜。她的悲恸哭声感动了天地,风越刮越猛烈。只听“哗啦”一声,一段长城倒了,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首。孟姜女伤心的眼泪,一滴一滴地滴在她丈夫血肉模糊的脸上,但他终究是再也听不见也看不见了。

如今,在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区的“天下第一关”景区内,有“孟姜女哭倒长城处”的石碑;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万家镇的止锚湾海滨,还有一个姜女石遗址。但究竟哪个是真正的孟姜女哭倒的长城,至今仍是个谜。

八达岭长城,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的杰出代表,更是历史文化的瑰宝,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寻与感叹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脉展软件技术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著名的八达岭长城 》
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