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:
在明代,李攀龙将王昌龄的《出塞·其一》誉为唐诗七绝之首,然而王世懋对此并不完全认同,他认为王翰的“葡萄美酒夜光杯”与王之涣的“黄河远上白云间”同样杰出。随着清代诗歌评价体系的完善,王之涣的《凉州词》脱颖而出,成为唐诗七绝的佼佼者。近代章太炎先生甚至直言《凉州词》是七绝第一。
那么,为何王之涣的《凉州词》能够超越王昌龄的《出塞·其一》呢?这其中的奥秘究竟何在?
一、宏大的视野与“空间想象力”
《凉州词》开篇即展现了“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”的壮丽景象,这种宏大视野和空间想象力,完全超越了《出塞·其一》的“秦时明月汉时关”。王之涣在诗中通过“黄河”二字,不仅展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,更通过“黄河远上白云间”的描绘,激发了读者的无限想象。
二、独特的切入点
《出塞·其一》从集体的角度出发,讲述历史的大事件,而《凉州词》则从一名士兵的角度,展现边塞的壮丽景色和战士们的豪情壮志。通过士兵吹《折杨柳》的细节描写,王之涣的《凉州词》展现了对战士们深深的关怀和怜悯之情。
三、丰富的意象
《凉州词》的意象更加丰富,其中的“春风不度玉门关”不仅代表了皇帝的恩泽,还象征着战士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诗中“羌笛何须怨杨柳”则暗示了战士们在边塞的艰辛和思乡之情。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,使得《凉州词》在情感表达上更加丰富和深刻。
综上所述,王之涣的《凉州词》在艺术表现手法、切入角度以及意象的丰富性上,都超越了王昌龄的《出塞·其一》。这种超越,不仅体现在对战士们的深情关怀上,也体现在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歌颂和赞美上。因此,《凉州词》被誉为唐诗七绝之首,实至名归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脉展软件技术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七绝之最《凉州词》,到底好在哪里,为何能超越王昌龄《出塞》?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