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:
人民网北京11月9日电 (记者黄盛)——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,展示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前三季度的灵活、精准与有效。这份报告不仅是短期宏观调控的体现,更是中长期金融改革思路的展现。
一揽子增量政策积极有效
今年,金融政策一轮接一轮持续用力。年初,货币政策在总量上靠前发力,及时降准降息,支持经济良好开局。年中,又在结构方面下大功夫,打出房地产市场的政策“组合拳”。而7月下旬,人民银行进一步明示政策利率,并同步降息,体现了金融政策的有力实施。
业内专家表示,上述政策力度为近年来最大,有效提振了社会信心,对促进经济金融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。目前,降准降息已落实到位,房地产金融政策已全部发布,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工具也已推出。各界对此给予了积极正面评价,认为未来货币政策还会保持对实体经济足够的支持力度。
金融有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
报告还显示,金融在支持重点领域方面持续用力,包括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,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,加大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、普惠小微等领域支持力度等。信贷结构持续优化,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显著。
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坚持聚焦重点、合理适度、有进有退,持续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、重点领域、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。业内专家表示,这些工具在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但也要看到,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非是万能的,很多实体经济领域本身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解决。
融资结构变化对金融调控产生深层次影响
随着直接融资的加快发展,融资结构变化对金融宏观调控产生了深层次影响。不同资产比价关系变化,对广义货币M2会带来双向扰动。报告分析了存款向理财的分流和回流,以及影响银行体系货币创造的机理逻辑。业内专家表示,随着结构转型加快,直接融资与新动能更加适配,发展总体加快。但金融市场产品和传导链条更加复杂,人民银行调控金融总量的难度会不断上升,淡化数量目标是必然趋势。未来,会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,并注重提升金融机构的自主理性定价能力,以更好地服务于宏观调控职能。
总体而言,增量金融政策的接连落地,为经济回升提供了稳固的基础,并预示着未来金融政策将持续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脉展软件技术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增量金融政策接连落地 经济回升基础更加稳固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