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:
近日,四川自贡警方破获一起涉及多省、市的特大假冒注册商标案,成功查获假冒自贡“久大”商标的精纯盐5400吨,涉案金额达2000多万元,抓获犯罪嫌疑人33人。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,让我们不禁思考,制作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如何定罪量刑?
根据《刑法》规定,生产、销售伪劣商品罪是指以非法牟利为目的,在从事工商业活动中,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,生产、销售伪劣商品,严重损害用户和消费者利益,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,应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。
针对这起假盐案,量刑标准具体如下:
- 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,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;
- 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,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;
- 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,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;
- 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,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;
- 单位犯本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处罚。
此外,生产、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也明确,即生产者、销售者故意在产品中掺杂、掺假,以假充真,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,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行为。
这起假盐案不仅威胁到久大盐业的生存,更因价格低廉销量超过正品,令人唏嘘。好在法律面前,人人平等,犯罪嫌疑人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。提醒大家,在购买食盐等生活必需品时,应选择正规渠道,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,维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。同时,我们也应支持正品,抵制假货,共同维护市场的公平和秩序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脉展软件技术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5400吨假盐被查!制作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如何定罪量刑?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